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

作用力與反作用力


大家好我是牛頓


我以前玩很久的線上遊戲,裡面有流傳這麼一句話:「強化一個特化(遊戲內的職業),就是壓縮其他類似特化的生存空間。」聽不懂沒關係,我用法律的語言再說一次:「當某族群的權利前進一步,就代表其他人的權利就要後退一步。


我想說的是,同性婚姻,並不是「他們結婚干你什麼事」那麼簡單。









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PTT很仇女,就有個人問我為什麼PTT「特別」仇女?同樣林奕含事件好了,在台灣其他網路社群、新聞媒體底下的留言,仇女言論大約10%以下,但在PTT大概會超過30%,最近大概升到50%。我所謂的仇女言論大致上包括:

「母豬」
「這女的自己也有問題啦」
「74團」
「人家是女森耶」
「要是最後真相不一樣,你們這些支持者要不要崩潰」
「這女的有什麼重要」


等等諸如此類,我不是說不能這樣想,而是我不能理解在一個死人的新聞下面,特意打字在公開場合,攻擊不認識的死者這種行為,在PTT「特別」多,林奕含若是自殺沒死,在PTT上的風向可能就更糟了。


有人可能會提出是陳星雇用工讀生什麼的,但是其他類似的性侵或疑似性侵事件,仇女言論也是廣泛地會出現,並不是一個單獨現象。要比的話,林奕含因為自殺關係,仇女言論還算是比較少的。


如果說是PTT的匿名性的話,其他社群媒體就沒有匿名嗎?


忽然有一天,看到某個人說:「我上PTT以前不仇女,現在非常仇女」,我就開始想這個人上PTT之前跟之後,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嗎?還是說仇女的氣氛是會感染的?還是說他的「仇女」只限定在PTT裡面?


不過因為我不記得這個人是誰,所以也問不到答案了,只是後來又有一天,我在WomenTalk閒晃時候,忽然又發現全PTT最仇女的地方除了人多的八卦版以外就在這裡,我恍然大悟了,仇女言論是伴隨著女性主義而來的。


女性主義,追求女性自我意識,提高女性在社會的聲量,鼓勵展現自我表現價值。這個看似跟男性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思想,為何為引來男性的仇女現象呢?我想這兩者之間,不是毫無關聯的。終究權力跟資源都是有限的,分一些給女人,男人就少了些。


比如說給女性投票權,這跟男人有什麼影響?但若男人認為女人是比較笨的,又占了一半人口,那很可能女人會把票投給有臉的笨蛋,或是投給對女性友善的政治人物,這就影響到了男人的生活。


又比如說,某些法律強制規定女性要佔1/4的缺,但若以前女人是沒有工作的,等同大批女性進入就業市場,搶走男人的工作。


這兩個例子比較古老一點,但那是用來解釋「當某些族群的權利前進一步,其他人就要後退一步。」,所以在制定規則(法律)時候,一定要仔細思量對社會的影響,還有如何去消除反動力。


比如說某些男性為主的工作規定要讓女性佔比例定額,但我們從未聽過以女性為主的工作要讓男性佔足夠的比例定額。而女性將女性特權視為理所當然,沒想過那是別人「讓」給妳的,仇女思想便由此而生。


我覺得網路上的平權派,不管是男女平權還是性別平權論者,最大的問題就是總是無視性別差異。


網路上有個流傳甚廣的影片,叫做腦科學揭露女人思考的秘密:洪蘭



在影片裡面,洪蘭用淺顯易懂的科學證據說明男女的腦天生就不一樣。卻被平權派攻擊說該影片充滿各種負面刻板印象,這真是開了眼界,我可從來沒聯想到這麼深入。


可是我檢查一下自身經驗,我有兩個小寶,哥哥四歲,妹妹二歲。哥哥的語言能力確實就如洪蘭所說發展較慢,哥哥到上學前(三歲)時,還只能說一些簡單單字,而妹妹兩歲前就能說十個字的句子。而我在媽媽論壇看其他媽媽經驗,大多表示男孩語言發展就是比較慢,平均晚半年左右。


不止語言,對環境的反應也不一樣,哥哥到新地方就會亂跑,妹妹就要跟著大人。妹妹看到陌生人就要大哭,而兩歲時候的哥哥卻能給陌生人抱抱。妹妹挑食,哥哥不會。哥哥講究規則,妹妹要用溫情攻勢,這些都是天生的。


我曾經在哥哥剛出生一星期時候,在月子中心跟醫生提到,我兒子出生一週了,從來沒聽他哭過。讓醫生緊張到專程跑過來把他弄哭,證明他會哭。而妹妹出生第二天哭到缺氧被送去加護病房。


同樣血緣,同樣環境生長的兩個人,都有如此顯著差異了,何況是不同環境下成長的人呢?


而在人類的腦裡面尋找「差異」的地方,又為何是充滿歧視的刻板印象呢?


無視男性跟女性的生理差異去追求的平等,是齊頭式的假平等。因為社會國家認為女人是較弱的,需要被保護的,所以在某些地方給予特權,並且可以免除部分義務(如當兵)。


承認女性在某些地方是弱者,也承認女性在某些地方是強者。去了解女性跟男性不一樣的地方,又為什麼是歧視?反而堅持女人跟男人一樣的同時,又主張要保留女性社會特權,這不是很矛盾嗎?


我覺得真正的平等,就要從認知彼此的差異開始,為了不明所以的目的把男人跟女人當成一樣,這叫做睜眼說瞎話。既然男性跟女性不一樣,那異性戀跟同性戀當然也不一樣。異性婚姻跟同性婚姻當然也不一樣啊。


同運人士最愛的「平等原則」,那什麼是平等原則呢?

就是「等者等之,不等者不等之」。

翻譯成白話文就是,同樣的東西要同樣的方式對待,不同的東西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。這樣才是真正的公平。


同性戀跟異性戀既然不一樣,為什麼要套用同一套法律呢?這是假的公平啊。


就像我家四歲的哥哥可以自己吃飯刷牙,妹妹則需要媽媽服務。我能因為哥哥可以自己吃飯刷牙就要求妹妹也做到一樣的事情嗎?


我對哥哥比較嚴厲,吵架處罰也先罵他,但點心或玩具也會先給哥哥。因為哥哥承擔的比較多,所以好處也比較多,這才是我認知的公平。如果我對兩個小孩一樣好,處罰又先處罰哥哥,這就是假公平。


這又讓我想起魔獸世界這款遊戲,他的戰鬥數值設計老是想要同時兼顧PVE跟PVP,結果就是兩面不討好,每次改版都被罵。最近也有些知名PC系列遊戲,為了同時兼顧手機使用者,把原本成熟的UI做了大幅改變,讓原先使用者大感不適,怨聲載道。


想要只用一套規則(方法、介面)去應對所有狀況,這不是有些偷懶嗎?魔獸他大可把PVE跟PVP的戰鬥公式分開來寫,但他卻不肯。PC版跟手機版的UI也能分開設計,但他也沒有。這結果就是被玩家一路罵。


而政府跟立委,後者應該要監督前者,但現在可以合在一起簡稱民進黨,卻想著想用一套民法適用異性婚姻跟同性婚姻,這不是也很偷懶嗎?偷懶的結果就是「假平等」!最後沒有人會滿意!



很多挺同人士常掛口邊的一句話「尊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很難嗎?」就我的觀察,還真的蠻難的。連說這句話的人,自己就不尊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。


尊重大家都會說,懂的人卻很少。必須要先了解「每個人都是獨立且不一樣的個體,擁有各自不同的思想經歷」才有辦法「互相接納不一樣的部分


開頭就先指責對方「你怎可以跟我不一樣」的人,何來尊重。同運人士一直給我一種感覺,他們要求我們保守分子尊重並在乎他們所在乎的,而對我們珍惜的傳統觀念(如婚姻、家庭等價值)棄如敝屣。


我向來很同情同性戀者,但這是有限額度的,是會用完的。對我來說,同情不能凌駕在道德之上,而我也無法信任推廣假平等跟假尊重的人,把重大社會政策交給這些思想不周延也不全面的人,真的沒問題嗎?


我自己也是個女性主義者,所以不會說女性主義不好,而是在那過程中,同時應該去努力消除男性對於女性主義的不安,或是在其他地方給予回饋。而不是粗暴的把權力給女人,而沒有相關的配套,讓男人只能低頭吃悶虧。你覺得沒問題的東西,不代表他也覺得沒問題。觀念上的轉換本來就需要時間跟教育訓練,對就是花時間。


我們看一下近代最偉大的社會運動家毛澤東是怎麼說的:


要聯繫群眾,就要按照群眾的需要和自願。一切為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,而不是從任何良好的個人願望出發。有許多時候,群眾在客觀上雖然有了某種改革的需要,但在他們的主觀上還沒有這種覺悟,群眾還沒有決心,還不願實行改革,我們就要耐心地等待;直到經過我們的工作,群眾的多數有了覺悟,有了決心,自願實行改革,才去實行這種改革,否則就會脫離群眾。凡是需要群眾參加的工作,如果沒有群眾的自覺和自願,就會流於徒有形式而失敗。……這裡是兩條原則:一條是群眾的實際上的需要,而不是我們腦子裡頭幻想出來的需要;一條是群眾的自願,由群眾自己下決心,而不是由我們代替群眾下決心。《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》(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),《毛澤東選集》第三卷第一零一零~一零一一頁

群眾不願幹的事,我們硬要領導他們去干,其結果必然失敗。《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》(一九四八年四月二日),《毛澤東選集》第四卷第一三一九頁


我以前曾經跟朋友討論過,應該先過同婚法案,再讓社會慢慢接受同性戀,還是應該讓社會先接受同性戀,再通過同婚法案。毛澤東的答案是後者,什麼他是敵人?雖然我覺得不應以人廢言,但還是看看孫文怎麼說好了。他說要接受新觀念需要軍政→訓政→憲政,三時期三階段進行。也就是不聽我的先打你,打完你再教育你,教育完OK了再大家一起進入新時代。國民黨真是有夠野蠻啦,所以還是選毛澤東的路線吧。


牛頓在一千年前就告訴我們,當出力越大,受到的反作用力也越大。希望人類能從歷史中學習教訓。


3 則留言:

  1. 天外飛來一筆....

    如果....牛頓第三定律 只是一個假設, 且在十九世紀
    下葉發現的各種 電磁學現象 中潰敗. 就在物理學基石
    搖搖欲墜的當下, 經由 龐克萊, 羅倫茲, 與 愛因斯坦
    的奇思中再造新頁: 各種 "等速度 觀測者" 的 "平等化".

    進一步引申..許多 "顯然 零和遊戲" 的社會現象, 是否
    也可以是 "非零和" 或是 "多贏" 呢?

    Well, what a big "IF"~

    If I were lucky to have your generosity and
    patience, the pleasure is all mine to share
    2 cents of mine later.

    日安, 子商.
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很多社會議題,包括這篇提到的同性婚姻,與目前爭議最大的年金改革,其實都能找到比較溫和的方案來達到多贏的局面,可惜的是我們執政者沒有這樣的智慧與意願去做。

      刪除
  2. 因為妳用心寫了幾篇關於 "YH Lin" 的文章,
    我才有機會到此拜訪.

    希望妳能將我的留言視為一種 "既誠摯又古怪"
    的回謝.

    態度..決定高度. 關心..開啟對話與互諒.

    善意與理解雖然不能解決許多難題, 但可
    大幅減少不必要的誤解.

    我用英文寫了幾句話, 只是呼應 張忠謀
    的智言:

    "要培養終身的英文閱讀習慣, 有一種
    海闊天空的思路."

    妳對於 牛頓力學 的理解, 就算
    "不完全正確", 但也無損本文的價值.

    我感慨: 德先生 [民主] 至上的當下, 賽先生
    [科學] 早被打入冷宮. 其實, 我們所認識的
    [科學], 充其量只是 [技術] 或是 [工藝].

    請繼續保持妳的熱情. 寫文與閱讀 就是
    思與學 的體現.

    日安, 子商.

    回覆刪除